心經‧茶香
張俐雯
父親將長滿水泡的雙手,置入臉盆的涼水裡。「甲爽快,」他說。每到採茶製茶時節,家中都要準備好幾盆的冷水,讓他稍減手掌的疼痛。
從有記憶以來,後院山坡,遍植著茶樹。茶樹愈種愈廣,父親手痛的日子愈來愈長,冷水臉盆愈備愈多。父親在院子的大鍋殺青,雙手的指縫都染成綠色,再將茶葉放在竹筐裡,不斷地搓揉。這晚,臂膀麻痺得筷子挾不起青菜。所以小時候,對於上門買茶的客人,懷有莫名的敵意:就是你們,讓阿爸這麼辛苦啊。
今年年初,我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到老家。或許是鬱結難解,竟然生起免疫疾病,全身無法使力。白天,默默穿過在門前努力工作、汗水涔涔的父親,到附近的山裡行走。走累了,坐在刺桐樹下,掩著一叢芒草,不自禁流下淚水,想著羞恥的自己:好手好腳啊,竟是這麼不堪。連想幫忙父親,都做不到…
慢步走回房間,關起門,天地只剩這點大,我將時鐘都丟進抽屜。突然傳來喀喀的敲門聲,我慌亂地熄了煙,打開門,粗聲粗氣地問父親:「叫你免吵我!」父親望著我身後,拿出一本書:「你看這冊,甲夥看。」是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我退回房裡,拿著書本搧去空中的煙圈。
人生真沉重啊。曾經想做個公務員,怎麼也考不上公家考試,因為那些艱難的試題像伸長三頭六臂的怪物,將我單純的頭顱緊緊箍住。也曾經在水族館工作,不小心調錯溫度計,死了幾條價值昂貴的紅龍之後,被老闆炒魷魚。那之後,我好像就變成了水族缸裡生病的七彩神仙魚:肚子扁扁的,眼睛濁白地挺著斜斜的身體漫無目地游啊游。不知道該游到哪裡,目的地是什麼地方?如果魚會流淚,恐怕我的淚水都滿溢出水缸了吧。
有句話曾說:各有因緣莫羨人,我疑惑的是:因緣是什麼呢?父親採收八十斤的鮮葉,只能做出二十斤茶葉。如今只能說是稍有收益,如果碰到風災水患,還可能血本無歸。那麼,為什麼不騰空雙手,去做觀光客的生意呢?連山裡的竹筍長高之後可以竹編成椅給人乘坐,像我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在天地間豈不是多餘的呢?
一早,父親又到茶園巡茶。閒得發慌,打開這本書,第十二頁的這段話,映入我的眼簾:「《般若心經》是為觀世音菩薩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或者『去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或漸或頓,依此真修實證。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了般若做為燈塔的指引,終能解脫成佛」,突然覺得有了依靠的感覺。手翻閱的動作加快,不知不覺看到午後,也不覺得疲倦。
歷經春夏秋冬的節氣循環,茶樹領略天地之氣站定在大地上。我終於恢復氣力,可以跟隨父親巡視茶園。波動的心境回向清晨露水而散去,想到書中說過:「眾緣和合是實相」,原來每一棵茶樹有它穿出地氣、破土成長的位置,它們是由陽光、霧氣、水、土地等和合而成,成長成婆娑枝葉。「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那些無明的外在影響,是我們用分別心看到的障礙,若能觀照並且肯定人人皆有真實自性,不同物體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生是無處不自在的啊。星雲大師說:「所謂『觀自在』,能有自己的自在,不需要別人給予自在。」佛法原來不難,它是在教我看到自己的位置和面目啊。
當客人徐徐將茶葉投入壺中,這一勺,是父親日以繼夜揉捻的新綠;那一撮,是泥土與霧氣交相潤澤的成果。最好的茶,留給了客人。我們則喝陶碗茶:一個大鐵壺投入大把茶葉,父親倒入缺口的碗中,要我喝下:「嘖嘖,揪感心,上天給我們這樣好的茶園,給我們甲飽,生活夠用,甲厚。」他臉上的皺紋變得不明顯,似乎變年輕了。「客人歡喜喝,我們歡喜做。」他望著前方的山陵,大片烏雲突襲而至,覆滿山頭與林木,鳥雀急鳴,瞬間,大雨滂沱射下雨箭入地。
父親喜歡看書,喜歡看星雲大師用平易的語言解說深奧佛法的書。夜晚看書的父親,粗糙的雙手捏著下頷花白的鬍子,小心翼翼地翻著書頁。白天勞務的父親,以手代鏟,親手插入熱燙的鍋裡,溫柔地翻動葉片。「手工,做起來就是不一樣。」他笑笑說,汗水濡溼了汗衫。「哇甲意手來做事,甲意看泥土長出東西,卡實在。」說著,連褲子都汗濕了。
我靜靜坐在籐椅上,看著雲朵拍打捲曲的山,狂風在林木間咳嗽,芒草瑟縮在泥地懷裡。漸漸地,感覺到內心沉靜祥和,像茶菁的甘甜芬芳。每天閱讀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像面對面藉佛法薰習障蔽的心;也像一把茶刷,刷洗著壺壁的塵垢。我是一枚小小的茶籽,在生活道場中初初領受佛法的感應。人生的迢迢道路,應該像書中提示的,要好好繼承既有的因緣,開展未來的福田,以自己的方式來讚嘆人生。星雲大師說:「只要安住在平等的真心裡,儘管人間有種種營求、萬般波濤,你也能『度一切苦厄』。」大師傳承「心經」的精神典範,啟發我省視生活生命,讓我重新獲得一種從未有的平和心靈狀態。
父親將茶湯注入陶碗,甘香飄逸在茶几的書本上。「這款天氣,像我們的人生,」父親定定地看著天,「有時太陽,有時落雨。」忽然,他笑了:「看山那頭,亮光光,等一下又是出太陽。」
張俐雯
父親將長滿水泡的雙手,置入臉盆的涼水裡。「甲爽快,」他說。每到採茶製茶時節,家中都要準備好幾盆的冷水,讓他稍減手掌的疼痛。
從有記憶以來,後院山坡,遍植著茶樹。茶樹愈種愈廣,父親手痛的日子愈來愈長,冷水臉盆愈備愈多。父親在院子的大鍋殺青,雙手的指縫都染成綠色,再將茶葉放在竹筐裡,不斷地搓揉。這晚,臂膀麻痺得筷子挾不起青菜。所以小時候,對於上門買茶的客人,懷有莫名的敵意:就是你們,讓阿爸這麼辛苦啊。
今年年初,我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到老家。或許是鬱結難解,竟然生起免疫疾病,全身無法使力。白天,默默穿過在門前努力工作、汗水涔涔的父親,到附近的山裡行走。走累了,坐在刺桐樹下,掩著一叢芒草,不自禁流下淚水,想著羞恥的自己:好手好腳啊,竟是這麼不堪。連想幫忙父親,都做不到…
慢步走回房間,關起門,天地只剩這點大,我將時鐘都丟進抽屜。突然傳來喀喀的敲門聲,我慌亂地熄了煙,打開門,粗聲粗氣地問父親:「叫你免吵我!」父親望著我身後,拿出一本書:「你看這冊,甲夥看。」是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我退回房裡,拿著書本搧去空中的煙圈。
人生真沉重啊。曾經想做個公務員,怎麼也考不上公家考試,因為那些艱難的試題像伸長三頭六臂的怪物,將我單純的頭顱緊緊箍住。也曾經在水族館工作,不小心調錯溫度計,死了幾條價值昂貴的紅龍之後,被老闆炒魷魚。那之後,我好像就變成了水族缸裡生病的七彩神仙魚:肚子扁扁的,眼睛濁白地挺著斜斜的身體漫無目地游啊游。不知道該游到哪裡,目的地是什麼地方?如果魚會流淚,恐怕我的淚水都滿溢出水缸了吧。
有句話曾說:各有因緣莫羨人,我疑惑的是:因緣是什麼呢?父親採收八十斤的鮮葉,只能做出二十斤茶葉。如今只能說是稍有收益,如果碰到風災水患,還可能血本無歸。那麼,為什麼不騰空雙手,去做觀光客的生意呢?連山裡的竹筍長高之後可以竹編成椅給人乘坐,像我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在天地間豈不是多餘的呢?
一早,父親又到茶園巡茶。閒得發慌,打開這本書,第十二頁的這段話,映入我的眼簾:「《般若心經》是為觀世音菩薩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或者『去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或漸或頓,依此真修實證。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了般若做為燈塔的指引,終能解脫成佛」,突然覺得有了依靠的感覺。手翻閱的動作加快,不知不覺看到午後,也不覺得疲倦。
歷經春夏秋冬的節氣循環,茶樹領略天地之氣站定在大地上。我終於恢復氣力,可以跟隨父親巡視茶園。波動的心境回向清晨露水而散去,想到書中說過:「眾緣和合是實相」,原來每一棵茶樹有它穿出地氣、破土成長的位置,它們是由陽光、霧氣、水、土地等和合而成,成長成婆娑枝葉。「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那些無明的外在影響,是我們用分別心看到的障礙,若能觀照並且肯定人人皆有真實自性,不同物體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人生是無處不自在的啊。星雲大師說:「所謂『觀自在』,能有自己的自在,不需要別人給予自在。」佛法原來不難,它是在教我看到自己的位置和面目啊。
當客人徐徐將茶葉投入壺中,這一勺,是父親日以繼夜揉捻的新綠;那一撮,是泥土與霧氣交相潤澤的成果。最好的茶,留給了客人。我們則喝陶碗茶:一個大鐵壺投入大把茶葉,父親倒入缺口的碗中,要我喝下:「嘖嘖,揪感心,上天給我們這樣好的茶園,給我們甲飽,生活夠用,甲厚。」他臉上的皺紋變得不明顯,似乎變年輕了。「客人歡喜喝,我們歡喜做。」他望著前方的山陵,大片烏雲突襲而至,覆滿山頭與林木,鳥雀急鳴,瞬間,大雨滂沱射下雨箭入地。
父親喜歡看書,喜歡看星雲大師用平易的語言解說深奧佛法的書。夜晚看書的父親,粗糙的雙手捏著下頷花白的鬍子,小心翼翼地翻著書頁。白天勞務的父親,以手代鏟,親手插入熱燙的鍋裡,溫柔地翻動葉片。「手工,做起來就是不一樣。」他笑笑說,汗水濡溼了汗衫。「哇甲意手來做事,甲意看泥土長出東西,卡實在。」說著,連褲子都汗濕了。
我靜靜坐在籐椅上,看著雲朵拍打捲曲的山,狂風在林木間咳嗽,芒草瑟縮在泥地懷裡。漸漸地,感覺到內心沉靜祥和,像茶菁的甘甜芬芳。每天閱讀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像面對面藉佛法薰習障蔽的心;也像一把茶刷,刷洗著壺壁的塵垢。我是一枚小小的茶籽,在生活道場中初初領受佛法的感應。人生的迢迢道路,應該像書中提示的,要好好繼承既有的因緣,開展未來的福田,以自己的方式來讚嘆人生。星雲大師說:「只要安住在平等的真心裡,儘管人間有種種營求、萬般波濤,你也能『度一切苦厄』。」大師傳承「心經」的精神典範,啟發我省視生活生命,讓我重新獲得一種從未有的平和心靈狀態。
父親將茶湯注入陶碗,甘香飄逸在茶几的書本上。「這款天氣,像我們的人生,」父親定定地看著天,「有時太陽,有時落雨。」忽然,他笑了:「看山那頭,亮光光,等一下又是出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