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文試閱
「咱農會」的動人故事 民國一○二年六月的某一晚,夜宿好友有鹿文化老板淡水家裡,兒時的玩伴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其中熱騰騰剛出爐,我的碩士論文《大里農會績效分析》是當晚聊天的話題之一,好友手翻著我的論文嘴巴直唸道:「嘖、嘖、嘖,你農會這樣厲害,背後是不是有許多故事,有沒有興趣出本書?市面上很少見到有關農會的書,也許可以產生漣漪。」 我笑著回答:「在我們那邊說『你農會』是會被罰一杯酒的,要說『咱農會』。大里農會能有今天這樣成績,要感謝前總幹事林金泗先生畢生的努力,沒有林金泗總幹事,就沒有今天的大里農會,至於有沒有許多故事?改天可以去拜訪林總幹事,看他會不會說給你聽。如果要出書,應該是將大里農會與林金泗總幹事結合,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題材。」 這一晚談話是第一次觸及寫這本書,當時只當聊天並沒有想太多。一○三年春節,在每年固定兒時玩伴聚會中,好友再度提及出書一事,讓我真正開始思考,由於事涉林金泗總幹事與大里農會,並非我一人可決定,只能放在心裡,無法給好友一個明確答覆。同年十二月趁上臺北回學校參加系友會,借宿好友淡水家,好友以出版社老板身分正式邀約,並希望拜訪林總幹事,親自接洽出書事宜,期望在文化出版事業,注入一個新題材,在盛情難卻的情況下,答應安排拜訪林總幹事。 一○四年一月,在一個適當的機會,將此事向林總幹事報告,林總幹事客氣地說:「我這一生並無太大功績,充其量只是全心全力經營農會,這樣的故事應該沒什麼人愛看,倒是你的好朋友要來拜訪當然歡迎,來大里找我泡茶、我請吃飯。」林總幹事首肯後,我開始找時間安排出版社來大里拜訪林總幹事。不過世事難料,因我風樹興悲、寶婺星沉、失恃之痛,直到七月有鹿文化才正式到大里拜訪林總幹事。 一○四年七月風和日麗的一天,有鹿文化創辦人林良珀先生與出版社總經理暨總編輯許悔之先生(與林良珀共同創辦有鹿文化)、副總編輯林煜幃先生,帶著誠摯學習的心,專程從臺北開車南下拜訪林總幹事。老人家親自泡茶給差距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喝,林總幹事閱歷豐富、豁達幽默、談笑風趣,讓幾位年輕人敬佩不已,加上許總編輯深厚的文學底子,幾則鄉間文化故事,逗著大家開懷大笑,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倒有如忘年之交、臼杵之交。 中午在林總幹事常去的餐廳用餐,席間老人家特別介紹大里竹子坑僅有的「殺頭筍」,天龍國下來的人,果然沒有看過,吃得津津有味,餐廳出的菜都是古早味的,林總幹事還會一一介紹。也許是氣氛太好,原本說不太適宜喝酒的林總幹事,年輕豪邁的鬥志再起,幾個年輕人還喝輸老人家直喊「投降」,大家對這八十歲的老人家只給一個字「讚」。用完餐大家還意猶未盡,回到林總幹事家繼續聊天,在有鹿文化老板以人生在世「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言」用文字來傳遞,讓後代子孫能夠知道前人的篳路藍縷,引以為規範,林總幹事終於點頭答應同意出書,有鹿文化老板林良珀先生也成為這本書的推手。 林金泗先生由於經營農會優越的表現,在大里杙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還記得民國八十二年七月,我第一天到農會上班,林總幹事在會客室對我們這批農會的新人說了一段話:「無論你的背景是什麼,進入農會就是農會人。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你們在農會的前途,要靠你們自己打拚。」當時年輕的我感覺與林總幹事的距離好高好遠。 隨著事物境遷、時空移轉,加上曾經以《大里農會績效分析》做為我的碩士論文,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究大里農會,著實發現當年距離那麼高、那麼遠的林總幹事,多麼認真地為大里農會在奮鬥,創下大里農會淨值成長五五九六倍的佳績,留下一個堅若磐石的江山。尤其是林金泗先生在擔任總幹事期間,以其經營農會事業的盈餘,努力不懈推廣農業、造福地方。他常說:「取之於農、用之於農;取之於地方、用之於地方。」林總幹事的經營之道與堅持的理念,相信可以做為農會界的一個典範。 接下寫書的任務時,內心非常惶恐,雖然在農會有二十年的資歷,但對將近百年的農會與高齡八十歲老總幹事的故事並非十分清楚,剛開始不知從何下手時,一度自責答應太快而不知所措。隨著資料的收集,才發現臺灣有很多農業界的前輩,窮極一生努力為農業在打拚,例如中華民國農訓協會所出的兩套書《臺灣農會史》、《臺灣農會大事年表》,其作者們胡盛光先生、廖朝賢先生、顏建賢博士、丁文郁博士、胡忠一博士、前四健會祕書長顏淑玲女士,這些檯面上看得見的前輩,都是畢生奉獻給臺灣農業,令我驚豔佩服。 像林金泗先生這樣為地方農業打拚的應該有很多人,只是鮮為人知,寫這本書另一個目的,是希望藉由此書拋磚引玉,讓臺灣人知道有許多人默默為臺灣這塊土地與臺灣農業在付出,希望能屏棄過去被誤導的觀念,轉而從正面來看待農會的功能與貢獻,也期許能有更多的農會人將他們的故事說出來,讓全臺灣的人知道,我們農會人都深深地愛著這塊土地。 這本書能順利完成,要感謝大里農會現任總幹事朱晉明先生的支持,並指派張足惠小姐、廖太林先生、林璧妃小姐等同事們協助。感謝前大里農會企稽股游穗蘭主任,儘管退休、年事已高眼力不佳,仍不辭辛勞一字一字幫我校稿。感謝前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博士、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祕書長王志文博士、詩人許悔之先生不吝指教並撰寫推薦序。感謝有鹿文化副總編輯林煜幃先生以及夥伴們,你們的耐心與幫忙令我感動。最辛苦的是書中的主角林金泗總幹事,這兩年來,不斷接受我的訪談,在身體不適的期間,依然講出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分享他人生的精采經歷,才能如期完成。最後要告訴這本書的幕後推手、有鹿文化老板林良珀先生,我完成任務了。感恩!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