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試閱
艾芳河上的莎士比亞鎮--史特拉福
《羅蜜歐與茱麗葉》、《馬可白》、《仲夏夜之夢》是誰寫的? 這個問題對一般英國人而言,簡直是太侮辱心智了,稍微受過教育的人,誰會不知道莎士比亞?
然而,在英國,卻也有一小撮的人,他們認為大部分公眾相信的事情未必一定是真相,這些人組成了一個「培根協會」,他們認為所謂莎翁的戲劇,其實並非莎士比亞所寫,而是法蘭西斯.培根(Francais Bacon)匿名莎士比亞創作的。 當我人在艾芳河上的史特拉福鎮(Straford-upon-Avon)的莎士比亞博物館前,有位穿著得體、談吐不俗的老先生遞了張印刷文件給我,我拿過來一看,是「培根協會」出版的,上面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在探討,為什麼十七世紀初期英國大韻文家培根為文的風格與莎翁的名著那麼接近? 而培根本是當代飽學多聞的名士,對歷史、皇室典故、文學、戲劇都學有專長,但在劇場任演員、導演的莎士比亞卻只是一介平民,沒受過太多的教育,也沒發表過作品。而最啟人疑竇的是,為什麼當培根停止以培根之名發表作品的同時(因培根得罪了當朝權貴,上了黑名單),卻開始出現大量以莎士比亞為名的劇作? 培根協會認為是培根寫成了劇本,但交給莎士比亞去演出。 這件歷史公案迄今仍無解,雖然英國人喜歡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也許對培根或莎士比亞而言,時間還沒長到可以讓這件謎團的真相誕生。而也許,這件謎案要派英國當代的推理小說家而非歷史學家來解謎才成。 我看完了文件,我身後一對像我一樣在排隊進入莎翁博物館的美國夫婦,也剛看完「培根協會」的宣傳品,我問他們對此事的想法,那個太太的回答很有趣。她說,人們都喜歡傳奇,莎翁劇作如果是有名的上層階級的仕紳培根所寫就一點也不特別,但因為是沒沒無名的莎士比亞所寫,才更讓人覺得莎士比亞是天才。 ****** 莎翁博物館位於史特拉福市區中心的翰利街(Henley St.)上,是一棟兩層樓加一層閣樓木造的都鐸式建築。據歷史記載,莎士比亞是在一五六四年的四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六日誕生於此地。目前這棟房子分成兩區,一區展示了莎翁生平的遺物及相關資訊(如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演出),另一區則重現了十六世紀末的家庭生活情景。這棟房子的天花板很矮,顯示了當年一般人的普遍身高,我身後的美國男人得一直縮著脖子,狀極辛苦。在標明為莎士比亞誕生的那個房裡(誰知道是不是真的?),木窗玻璃上有一些英國歷代文人的簽名,上面有卡萊爾(Thomas Carlyle)、史考特爵士(Walter Scott)……他們在這留下到此一遊的題字,恐怕是希望自己的聲名能如莎士比亞般巨大和永恆吧! 史特拉福留下了不少都鐸式的建築,散步在市中心的主街(High St.)、教堂街(Church St.)石板路上,看著身邊一棟一棟古老的白牆黑木條裝飾的房子,心情就會飛揚起來。都鐸王朝因為血腥瑪麗都鐸(Bloody Mary Tudor)的關係,並不是個讓人愉快的時代,但奇怪的是,都鐸王朝時的建築都呈現出某種童話的氣氛,每棟房子的外牆上橫直排列的黑木,都好像塗上墨汁的牙齒一般有趣。 有些英國人譏笑史特拉福如今已成了「莎士比亞企業鎮」(Shakespear IndustryCountry)。的確,鎮上主街有不少商家在賣莎翁的紀念品,但只要離開亨利街遠一點,史特拉福立即顯出了自己的韻味。對於肯多走兩步路的旅客而言,走上艾芳河的堤岸,就立即會進入仍有中世紀牧歌般的田園情調之中,艾芳河岸上的細小黃花在風中吹拂著,河上有人在撐平底船(Punt),有空閒的人不妨坐一趟艾芳河之旅。 在離史特拉福二公里遠的鄉村中,有一棟伊麗莎白王朝村舍,屋頂仍用茅草覆頂,屋前有一個百花齊放的花園,這裡就是莎士比亞的妻子安.海瑟威(Anne Hathaway)的家,這棟村舍保存得非常好,室內仍照十六世紀末期的陳設布置在這裡。和莎士比亞已結婚的安獨居了十六年,一直到莎士比亞從倫敦返鄉後,兩個人才一起另找了一棟房子度晚年。 從安的房子,可以坐巴士,也可以沿著路標走回市中心。有時間的旅人不妨沿著鄉村小路走回去,一路上的田野風景十分秀麗,別忘了這裡是英國人最喜歡退休的柯茲窩丘陵區(Cotswolds)。回程的路上會遇到幾家鄉村酒館,走累了可以歇腳喝一杯英式啤酒,聽聽當地老人說的一種特殊的柯茲窩口音的英語,也許莎士比亞當年也說這樣口音的老式英語吧! ****** 一般觀光客到史特拉福是不過夜的,但史特拉福的夜晚卻十分美麗,因為大部分旅客走了,小鎮變得較安靜,走在鎮上古老的都鐸老街,會有一種步入時光隧道之感。再加上晚上可以在莎翁出生地,看一場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場演出的莎翁戲,尤其有味道。 皇家莎士比亞劇場在史特拉福有三所劇院,在每年四月至十一月之間演出,分成下午場及晚場演出,大部分的票在演出前都售光,因此最好事先預約,以免撲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