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兒子說心經
陳錦雲
社區活動中心地下室寬廣,常舉辦研習課程,居民參與還算熱絡。六月有幾場社區生態導覽講座,那天聽完演講天光猶亮,於是在一樓的閱覽室看報紙及瀏覽住戶捐贈的雜誌書籍,不久後,聽講者紛紛散去,小小空間只剩下我跟只有點頭之交的李婆婆。
讀報時,李婆婆捧著書侷促說因她的眼睛老花,能否幫她讀段文章,我頗驚訝,但想起之前常在中庭遇見,她總是和藹地招呼說上班啊、回來啦。於是尷尬中結結巴巴唸完星雲大師《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中「實相般若」一小章節,李婆婆聽到外道婆羅門看到酒缸的自身倒影竟怪罪徒弟另外找個師父因而生氣走了時,呵呵笑出:「真是愚啊」
幾天後逛書店,看見大師的書,突想起多年前腳骨折開刀住院,事發意外,公私兩頭都有亟需解決之事,白天病房中的電話不時響起,入夜擔憂未竟之事及疼痛糾纏輾轉難眠。二姐知曉,拿出隨身的摺頁《般若心經》讓我心煩時逐字讀經。說也奇怪,短短二百六十字,雖然不解其意,默念時的專注讓雜念漸漸沉澱,心不再栖栖惶惶。心念一動,遂捧書回家。
剛放暑假的兒子頗不以為然,之前他曾遇陌生人指著染髮的同學說腦有病必須要讀佛法矯正,因此刻板認定迷信佛法易偏執走火入魔,我指出作家言,此書的目的是希望人們理解經的要義,進而應用「般若」在吃飯、睡覺、穿衣、到社會工作,兒子嗤之以鼻,為母的尊嚴頗受傷。
直到那天兒子吃壞肚子,頻繁進出廁所,無書可看遂將我買的新書帶入廁,我門外抗議怎將大智慧的佛法書置於污穢處,兒子隔空回了句︰「道在屎溺中」讓人啼笑皆非。出廁後,他指著書中談「分別心」段落「文偃禪師在大便裡乘涼,我們能嗎?禪者淨穢不二,乾淨、骯髒沒有分別」狡黠說著「媽,妳修行不夠,不像我已達到文偃禪師的境界」
我知道兒子未必真能了解其意,僅就字面賣弄小聰明,還是給予鼓勵,期待漫長假期中除了線上遊戲、動漫與網路世界外,也能稍稍接觸他方面的智慧,只是再也不曾見他翻閱。
暑熱,兒子跟社區中幾個年紀相近同伴活動中心打球去,晚餐時刻才返家。吃飯時,他不經意提起被李婆婆攔住,拜託讀心經,友人藉故走了,只有他和孫威不好意思留了下來,孫威朗讀時,婆婆專注微笑聽著,眼眶竟泛淚,不像傷心,彷彿得到寬慰。
我問讀的是哪一段?兒子停箸起身,翻到書中「六度」的第三法門「忍辱」,唸出「忍辱而能有慈悲,忍辱能有修養,忍辱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會布施或會持戒,其功德都不及能夠忍辱,在家庭裡,你能忍辱,家庭就能和平……忍辱可以波羅蜜,可以離苦得樂。」
兒子幽幽說還記得國中時,妳加班晚歸,曾媽媽來家告狀的事嗎?我看妳很累了,不想解釋於是直接跟曾媽媽道歉,好讓妳能早點休息,我憶起隔天曾太太發現錯怪人了,捧個蛋糕來家道歉,但前一晚兒子已被我狠狠罵了一頓,不禁面浮愧疚。
原來哀怨的兒子臉色一霽︰「哈哈!原來我小時就懂得忍辱,朝著波羅蜜多、朝著得度前進」
暑假過了大半,兒子也幫李婆婆讀了一兩次經,不顧我的強力反對,仍然在入廁時偶爾翻閱大師的書。一回,他讀到文殊菩薩帶領三萬多位菩薩到維摩居士的丈室,維摩居士顯神通將東方世界裡八萬四千張琉璃寶座都運到丈室裡來,每一個寶座都有幾萬尺的高度,哈哈大笑說怎麼可能?
幾天後他整理書桌找到一張殘存的遊戲王卡片,心有所感:「小時拼命存錢收集怪物卡、魔法卡和陷阱卡,牌組裏有了黑魔導、青眼白龍、閃電雷擊及王宮勒命陷阱卡,就覺得自己超強,若能得到罕見的神之卡,那更是宇宙無敵了,明明是遊戲廠商製造出來的產品及規則,大小朋友玩牌對戰時無不遵循,斤斤計較起對手要減少或支付多少生命值,原來相信,虛妄的世界就會呈現」
我問兒子當初制止他繼續沉溺遊戲,將所有卡片丟棄時他曾嚴重反彈,如今有何感想?他想了想、翻書說︰「空是什麼?我們不要怕『空』,若懂得空,虛妄的世界毀滅,真實的世界也就會升起。」
佛法博大精深,二百六十個字的《般若心經》代表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星雲大師在《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譬喻及故事深入淺出來說法,人已中年的我讀了數月,字義懂了,卻不敢說了解經義之萬一,因此也不能判斷只是間歇閱讀大師文章的兒子是否認知正確,解讀可能謬誤。然而在現今年輕人習慣網路裡鉅量的圖像式瀏覽、以跳躍火星文思考溝通,只要兒子肯安安靜靜讀上幾分鐘大師簡樸優美的文字,讓心靈有片刻淨空,為人母者已是慶幸。
兒子開學前夕,他和鄰居孫威跑到大廈頂樓久久未回,我納悶上樓察看,兩人曬得滿臉通紅,一人讀著《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另一人用MP3播放器正在錄音,讓李婆婆可以隨時想聽就聽,就不會有常找不到人替他讀經的窘境了。
我笑說幫李婆婆配付老花眼鏡不是更一勞永逸,兒子詫異看著我說:「媽妳真的沒注意到嗎?婆婆不是老花眼看不清楚,而是她不識字」我一愣,想起那回她捧著書豔羨地說薄薄的一本書竟然寫了這多有趣的道理,再三摩挲原來是一種出於對未知文字的尊崇。
我默默下樓,對即將升大二的兒子有了新的認識,青少年叛逆期時讓我傷透心神的兒子,因《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這本書的因緣,讓我發現他及同伴的細心與體貼的一面。
我相信大師在引言上所說「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哪怕有一點般若的氣息,人生的情況就會改變。」
陳錦雲
社區活動中心地下室寬廣,常舉辦研習課程,居民參與還算熱絡。六月有幾場社區生態導覽講座,那天聽完演講天光猶亮,於是在一樓的閱覽室看報紙及瀏覽住戶捐贈的雜誌書籍,不久後,聽講者紛紛散去,小小空間只剩下我跟只有點頭之交的李婆婆。
讀報時,李婆婆捧著書侷促說因她的眼睛老花,能否幫她讀段文章,我頗驚訝,但想起之前常在中庭遇見,她總是和藹地招呼說上班啊、回來啦。於是尷尬中結結巴巴唸完星雲大師《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中「實相般若」一小章節,李婆婆聽到外道婆羅門看到酒缸的自身倒影竟怪罪徒弟另外找個師父因而生氣走了時,呵呵笑出:「真是愚啊」
幾天後逛書店,看見大師的書,突想起多年前腳骨折開刀住院,事發意外,公私兩頭都有亟需解決之事,白天病房中的電話不時響起,入夜擔憂未竟之事及疼痛糾纏輾轉難眠。二姐知曉,拿出隨身的摺頁《般若心經》讓我心煩時逐字讀經。說也奇怪,短短二百六十字,雖然不解其意,默念時的專注讓雜念漸漸沉澱,心不再栖栖惶惶。心念一動,遂捧書回家。
剛放暑假的兒子頗不以為然,之前他曾遇陌生人指著染髮的同學說腦有病必須要讀佛法矯正,因此刻板認定迷信佛法易偏執走火入魔,我指出作家言,此書的目的是希望人們理解經的要義,進而應用「般若」在吃飯、睡覺、穿衣、到社會工作,兒子嗤之以鼻,為母的尊嚴頗受傷。
直到那天兒子吃壞肚子,頻繁進出廁所,無書可看遂將我買的新書帶入廁,我門外抗議怎將大智慧的佛法書置於污穢處,兒子隔空回了句︰「道在屎溺中」讓人啼笑皆非。出廁後,他指著書中談「分別心」段落「文偃禪師在大便裡乘涼,我們能嗎?禪者淨穢不二,乾淨、骯髒沒有分別」狡黠說著「媽,妳修行不夠,不像我已達到文偃禪師的境界」
我知道兒子未必真能了解其意,僅就字面賣弄小聰明,還是給予鼓勵,期待漫長假期中除了線上遊戲、動漫與網路世界外,也能稍稍接觸他方面的智慧,只是再也不曾見他翻閱。
暑熱,兒子跟社區中幾個年紀相近同伴活動中心打球去,晚餐時刻才返家。吃飯時,他不經意提起被李婆婆攔住,拜託讀心經,友人藉故走了,只有他和孫威不好意思留了下來,孫威朗讀時,婆婆專注微笑聽著,眼眶竟泛淚,不像傷心,彷彿得到寬慰。
我問讀的是哪一段?兒子停箸起身,翻到書中「六度」的第三法門「忍辱」,唸出「忍辱而能有慈悲,忍辱能有修養,忍辱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會布施或會持戒,其功德都不及能夠忍辱,在家庭裡,你能忍辱,家庭就能和平……忍辱可以波羅蜜,可以離苦得樂。」
兒子幽幽說還記得國中時,妳加班晚歸,曾媽媽來家告狀的事嗎?我看妳很累了,不想解釋於是直接跟曾媽媽道歉,好讓妳能早點休息,我憶起隔天曾太太發現錯怪人了,捧個蛋糕來家道歉,但前一晚兒子已被我狠狠罵了一頓,不禁面浮愧疚。
原來哀怨的兒子臉色一霽︰「哈哈!原來我小時就懂得忍辱,朝著波羅蜜多、朝著得度前進」
暑假過了大半,兒子也幫李婆婆讀了一兩次經,不顧我的強力反對,仍然在入廁時偶爾翻閱大師的書。一回,他讀到文殊菩薩帶領三萬多位菩薩到維摩居士的丈室,維摩居士顯神通將東方世界裡八萬四千張琉璃寶座都運到丈室裡來,每一個寶座都有幾萬尺的高度,哈哈大笑說怎麼可能?
幾天後他整理書桌找到一張殘存的遊戲王卡片,心有所感:「小時拼命存錢收集怪物卡、魔法卡和陷阱卡,牌組裏有了黑魔導、青眼白龍、閃電雷擊及王宮勒命陷阱卡,就覺得自己超強,若能得到罕見的神之卡,那更是宇宙無敵了,明明是遊戲廠商製造出來的產品及規則,大小朋友玩牌對戰時無不遵循,斤斤計較起對手要減少或支付多少生命值,原來相信,虛妄的世界就會呈現」
我問兒子當初制止他繼續沉溺遊戲,將所有卡片丟棄時他曾嚴重反彈,如今有何感想?他想了想、翻書說︰「空是什麼?我們不要怕『空』,若懂得空,虛妄的世界毀滅,真實的世界也就會升起。」
佛法博大精深,二百六十個字的《般若心經》代表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星雲大師在《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譬喻及故事深入淺出來說法,人已中年的我讀了數月,字義懂了,卻不敢說了解經義之萬一,因此也不能判斷只是間歇閱讀大師文章的兒子是否認知正確,解讀可能謬誤。然而在現今年輕人習慣網路裡鉅量的圖像式瀏覽、以跳躍火星文思考溝通,只要兒子肯安安靜靜讀上幾分鐘大師簡樸優美的文字,讓心靈有片刻淨空,為人母者已是慶幸。
兒子開學前夕,他和鄰居孫威跑到大廈頂樓久久未回,我納悶上樓察看,兩人曬得滿臉通紅,一人讀著《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另一人用MP3播放器正在錄音,讓李婆婆可以隨時想聽就聽,就不會有常找不到人替他讀經的窘境了。
我笑說幫李婆婆配付老花眼鏡不是更一勞永逸,兒子詫異看著我說:「媽妳真的沒注意到嗎?婆婆不是老花眼看不清楚,而是她不識字」我一愣,想起那回她捧著書豔羨地說薄薄的一本書竟然寫了這多有趣的道理,再三摩挲原來是一種出於對未知文字的尊崇。
我默默下樓,對即將升大二的兒子有了新的認識,青少年叛逆期時讓我傷透心神的兒子,因《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這本書的因緣,讓我發現他及同伴的細心與體貼的一面。
我相信大師在引言上所說「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哪怕有一點般若的氣息,人生的情況就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