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月
◎2012.06月號〈高校誌〉好書推薦 ~ 《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孩子,請為我活下去》
以高國中同學為目標客群的
2012.06月號〈高校誌〉
好書推薦─《小地方》《孩子,請為我活下去》
並節錄《小地方》書中內文
賴鈺婷,小地方的旅人 〈南庄一夢〉分二期轉載刊登
人間衛視「人間心燈」節目
首播主持人伊乃菁專訪王溢嘉先生
暢談王溢嘉成長、求學背景
從台大醫科畢業卻沒當醫生
而成為兩岸知名作家,撰寫諸多著作而成為影響許多人的「心靈」醫生
並分享《活用禪:豁然開朗的人生整理術》《別白忙了,兌現創意才是王道!》等書
◎2012.06.14~06.20新新聞NO.1319期 ~現代的新田園文字!南方朔書評與推薦《種地書》
新新聞NO.1319期──南方朔推薦與書評《種地書》
「現代的新田園文字!」
南方朔先生從中國古代文人陶淵明、范成大說起
至十九世紀美國文士思想家梭羅《湖濱散記》一書
分析了文人名士的田園文學書寫
而談到蔡珠兒
內文節選:
蔡珠兒的筆記式散文與一般的柔性散文不同,而是有極多古代名物之學的痕跡,這是她無論寫花草、果實甚至飲食文學等瑣碎事務時,都予人有感的原因。
蔡珠兒在當今的作家裡,乃是相當獨特的一個。喜歡讀書的人都知道,在一九二○至四○年代,中國作家寫文章,常見「不知名的花」、「不知名的鳥」、「不知名的昆蟲」這種句法,暴露出那個時代對自然與生活的麻木無感;現在的人已不會這樣寫了,而是會講出花鳥蟲魚的名字,甚至說出他們的身分;就好像不懂飲食的人,只會用「美味」、「口感綿密」、「食材新鮮」來形容,完全沒有內容。
這是寫作者和讀者的進步,需要寫作者自求進步。
而蔡珠兒就是這種進步的寫作者,這也是她的筆記無論寫花草、果實甚至飲食文學等瑣碎事務時,都予人有感的原因。
她在都市的邊緣種地,隨著時序的變化每多感觸,種地成了她的心靈之旅。
首播主持人伊乃菁專訪王溢嘉先生
暢談王溢嘉成長、求學背景
從台大醫科畢業卻沒當醫生
而成為兩岸知名作家,撰寫諸多著作而成為影響許多人的「心靈」醫生
並分享《活用禪:豁然開朗的人生整理術》《別白忙了,兌現創意才是王道!》等書
◎2012.06.14~06.20新新聞NO.1319期 ~現代的新田園文字!南方朔書評與推薦《種地書》
新新聞NO.1319期──南方朔推薦與書評《種地書》
「現代的新田園文字!」
南方朔先生從中國古代文人陶淵明、范成大說起
至十九世紀美國文士思想家梭羅《湖濱散記》一書
分析了文人名士的田園文學書寫
而談到蔡珠兒
內文節選:
蔡珠兒的筆記式散文與一般的柔性散文不同,而是有極多古代名物之學的痕跡,這是她無論寫花草、果實甚至飲食文學等瑣碎事務時,都予人有感的原因。
蔡珠兒在當今的作家裡,乃是相當獨特的一個。喜歡讀書的人都知道,在一九二○至四○年代,中國作家寫文章,常見「不知名的花」、「不知名的鳥」、「不知名的昆蟲」這種句法,暴露出那個時代對自然與生活的麻木無感;現在的人已不會這樣寫了,而是會講出花鳥蟲魚的名字,甚至說出他們的身分;就好像不懂飲食的人,只會用「美味」、「口感綿密」、「食材新鮮」來形容,完全沒有內容。
這是寫作者和讀者的進步,需要寫作者自求進步。
而蔡珠兒就是這種進步的寫作者,這也是她的筆記無論寫花草、果實甚至飲食文學等瑣碎事務時,都予人有感的原因。
她在都市的邊緣種地,隨著時序的變化每多感觸,種地成了她的心靈之旅。
◎2012.06.12誠品站人物專訪~植物有其生命力,讓我們張開心靈的眼睛看待它:專訪蔡珠兒
節錄:
有沒有文字,能夠描繪出比親臨現場、親嘗風味、親眼目睹更為生動的感受?蔡珠兒的寫作向來就有這個魅力。
身為「貪吃好玩愛美」的天秤座,對於植物與食物投注莫大喜愛,更是愛智之人,在走訪探覓世間驚奇美好萬物同時,也不忘搜尋其歷史淵源、宗派族譜,在極其雅淨的文字之下,閱讀蔡珠兒的作品,如同品味了一場融合了感官、意象、知性和文字之美的豐富盛宴。
她在《花叢腹語》裡訴盡了對植物的癡心喜愛,而在《南方絳雪》裡更將觸角伸至食物,在《饕餮書》訴說食物與社會的難分難解關係,《紅燜廚娘》更是傾心寫盡食物之美,在香港居住時日,更以無比投入的局外人眼光書寫了《雲吞城市》,篇篇精緻,本本富含閱讀情趣,更能感受到蔡珠兒對於生活的投入與喜愛。
她努力不懈地在文字田裡耕耘,本於對植物蔬菜的喜愛,也將家裡後院的一塊空地闢為菜畝,開啟農婦生涯,不料卻耕得一片薄田,花了她大半的心力,辛苦讀農事生活當中,卻得其他有趣滋味;此番書寫更貼近生活種種,關於工作過往、關於疾病、關於生活所感,皆收錄在暌違七年的作品《種地書》當中。
誠品站專訪蔡珠兒,談談與植物蔬果如何解下不解之緣,又在文化穿梭之間,看到哪些生活的道理。
誠品站:閱讀您的作品,一路從花園到廚房、市街,共同之處總是連著書房,給予讀者既深且廣的閱讀樂趣。這回您走到院子裡種菜了,您認為農事之樂和書房挖掘連結知識歷史之樂有何異同?
蔡珠兒:一邊耕作一邊寫作,久了就會發現兩者的本質是相通的,都得藉由某些努力才能獲得成果啊!不過我觀察到,中國歷代文人將「晴耕雨讀、歸園田居」,視作一種美麗的憧憬,但是談到真正的耕作,很多人應該是沒有真正下過田耕種的,多是請家丁僮僕代勞的。
例如屈原在《離騷》中說了一句「余既茲蘭之九畹兮, 又樹蕙之百畝」,種了那麼多香草植物,應當有許多話要說,但是之後卻避而不談轉抒發內心苦悶,只是藉著植物來傷春悲秋。能夠「漁橋耕讀」的文人多是薄有資產,真正有下田耕種的應當是陸游和陶淵明,也是因為他們的經濟狀況不那麼好。詩經當中談到的,也多是對於農事的客觀描述,是創作者隔著美感距離寫出來的作品。
我過去透過文字、史料、詩文來瞭解農植物,並從農業經濟等角度考察食物與食材的脈絡,親手種植的過程則是從「2D」走到「3D」的過程,對於風土氣候自然的關係更瞭解,並瞭解植物的網絡,彼此一環有著扣一環且多重的關係。
但實際投入耕作是很辛苦的事情,不過苦中可以作樂!人生禍福相倚,好幾度種到要物理治療和中暑,更不用談被小黑蚊咬上幾十口等情況,但久而久之就理所當然了。過去做了十幾年的家庭主婦,每每在洗菜時看到菜蟲都要驚叫,如今看到毫無懼色,直接「就地正法」,算是最大的改變吧!
有些談種菜的中文書,多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而在香港能買到的書,則是翻譯英國版本來的,但是日本英國與香港的氣候品種大不同,所以書幫不了我,還是要靠「當地智慧」,農友才是最可靠的。
我想我瞎打誤撞,撞在這一小塊薄田上,雖然產量上不豐富,但是觀察與心靈的感受與收穫是更豐富的。
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825
◎2012.06月號〈ELLE〉專訪 ~ 賴鈺婷 從細微處拼出島鄉,《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
2012.06月號〈ELLE〉「一個人旅行」專題
與《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主題一致
因此特別專訪與外拍作者賴鈺婷
〈從細微處拼出島鄉〉報導
◎2012.06.07 〈破報〉 ~ 島嶼的亂愛小史:《花轎、牛車、偉 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 》書評與推薦
島嶼的亂愛小史:《花轎、牛車、偉士牌》 書名: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
作者:石芳瑜
出版:有鹿文化 2012 / 03
日治研究蔚為顯學,從政經層次的米糖相剋歷史社會學、台灣博覽會中的帝國宏圖與小民冶遊、以迄陳柔縉引領風潮的日治時代浮世繪─日治文化史質樸又巧緻、屬於早期現代性的簡單整潔,以趣味潛移默化讀者進入台灣史,期盼讀者「見樹」之後萌生自行找路進而得以「見林」的興趣。
這本《花轎、牛車、偉士牌》亦屬此一系譜;然而聚焦戀愛故事,以台灣史廟堂或江湖之樞紐人物的情事為軸,貫串台灣四百年史─讀者不妨暫且擱置「四百年」這個備受爭議的尺幅。情感交流或慾望深壑的形式與形狀,勢必負載社會歷史結構的穿鑿;以小見大不必然屬於以管窺天--雖小道,必有可觀焉。尤其,若台灣人迄今對政治仍充滿了愛憎怨懟、悲情與激情,那麼,了解台灣政經社會史之通幽蹊徑,也許不見得侷限於御風破浪橫渡黑水溝、崇山密林裡的攻獵出草、或廣袤黃土地萬里長征、抑或大江大海敗走撤退,而是書名「花轎、牛車、偉士牌」所揭示的情感教育學程。此書因而屬於廣義的、老少咸宜的教科書。
如果青春學子因為愛情故事的誘引,萌動了對於台灣史的自主摸索,真是可喜可賀──我們早已受夠了媒妁之言或指腹為婚式、藍綠政黨或強制灌輸或半拐半騙的家長制台灣史,如今我們要追求和鼓吹自由戀愛與摩登亂愛。綜覽全書也赫然發現,這些串起台灣史的戀愛故事八成都是「非典型」或「不正常」的亂愛:異國戀情異族私奔、黑眼睛紅頭毛、羅漢腳牽手、文人與娼妓、大兵和小姐、老揹少長短腳黑白切、芋仔配蕃薯…彷彿,台灣史始終就是一部鴛鴦亂點、鶯燕錯譜的亂愛史。令台灣活力充沛的混血雜種性格,不該止於純淨正統的族群與階級的口頭描述佯裝自傲,更應該敲鑼鼓吹拍手祝福甚至不怕挺身追求。
厲害的文學才不寫永恆,而是專治例外;歷史書寫亦然─也許歷史本身就從來都不規律、始終魚貫著例外。有倚有偏,才得以迂迴曲徑抵達那我們最初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