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索安慰所有仍在困境傷痛中的人們:
遇到悲傷時,好好睡個覺、或者去看場電影,轉移心情和注意力。
運氣是一波波高低起伏的,不會永遠在低潮。
人在谷底,代表快要爬起來了!
──楊索《惡之幸福》
◎2013年4月《文訊》 「記憶的縫補與清創─楊索《惡之幸福》評介」
石曉楓(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書評
石曉楓(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書評
緣於某種自我投射,我一向認為和原生家庭關係太過平順的人,很難淬礪出如履薄冰、剃刀邊緣般的強烈作品。家庭是人生第一道破裂,無法撕除的他者,滲透在血液裡的地獄,比愛情更早,比社會更近。
而正是因為最初也最深的破裂,這樣的人,早早就知道得要找尋其他的力量來源,早早就萌生逃逸的渴望。楊索《惡之幸福》寫她在多子女的家庭中長大,國中畢業後就離家工作,「從未伸手向父母拿過一塊錢,即使是我非常需要一塊錢」,自立,自學,後來從事記者工作,躬逢報禁解除後百花齊放的媒體與社運時代。可以說,她離開家庭,衝入社會,乃至於時代的迷霧,都是在逃逸的路線上。逃逸過,在路上遠遠地回望,才可能和緊繃的記憶拉開距離,看清楚一些什麼,也才能從自己(或寫作)身上發現力量,支撐這痛苦的回望。她的內在始終與家族顛簸的命運、老永和的市井,緊密結合在一起。 (節選)
elle雜誌每月重點作家人物專訪
2013年4月20日下午3時,在吳園公會堂舉行《台南的樣子》新書發表會,本書推薦者、文化界人士與各界好友出席祝賀。發表會將以茶席的形式呈現,王美霞老師將書寫《台南的樣子》的心路歷程,與書中人物訪談的心得,與到場的朋友分享;攝影方姿文老師將談及拍攝過程中,許多讓人感動的畫面;書籍設計者陳采瑩也將解說整體美術設計的概念。此新書分享會,特別邀請吉他學院劉建志老師與吳珮嘉老師、陳景昭老師將以歌曲與書中的黃花風鈴木、鳳凰花、菅芒花、水仙、阿勃勒、楝花對話。現場將由奉茶主人葉東泰等茶藝師展演台灣茶席,懷墨齋洪國華老師揮毫作畫、草祭主人蔡漢忠先生空間佈置,將道地的台南樣子與貴賓分享。